段永平投资问答录——什么样的企业是伟大的企业1

段永平:有本书叫,翻译好像叫《从优秀到卓越》,同一个作者还有一本书:--《基业长青》

我觉得这两本书写得非常好,至少没见过写得更好的。这两本书唯一的缺陷(在我眼里),就是用了股价去衡量公司的好坏。我觉得还有更好的办法去衡量一个好公司。(2010-05-05)

段永平:说来惭愧,这两本书我也没看完过,但翻过,觉得确实是好书。不喜欢的地方是这书也是用市值来衡量一个公司的价值的。用市值衡量的缺陷是具有时点性,在某些时点对某些时点不对。如果用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概念来衡量就好了,但从来没见过谁这么做,毕竟教授们都不是真做投资的。忽略这点,这书就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关于企业的书(我没看过别的)。(2012-07-24)

段永平:苹果衰落了吗?苹果其实从没有像现在这么强大过!这段话的意思是,没有强大的文化,就不会有伟大的公司。乔布斯就是想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并且确实做到了!只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吸引到好的人才并留住他们。不能理解这点的人们大概就只能炒一辈子股票了。(2014-02-02)

段永平:1“好公司”的定义是什么?“失败”的定义是什么?没定义怎么讨论?如果“好公司”的定义是那些做事“成功率”远高于一般公司的公司的话,那么“失败”的定义就该是那些高“成功率”外“失败”的那些个案。

所谓的“好公司”我觉得应该是有原则的公司,不是单纯利润导向的公司;是那些知道要做对的事情(或者说,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不该做),然后去追求高效率把事情做对的公司。

事情做对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,谁都会犯错误,好公司也不例外。有时候这些错误也是会致命的,如果你把这些叫失败的话。

你说的那本书里论述的那10条大部分都不应该是“好公司”会犯的错,倒像是一般甚至烂公司会犯的错。但错误预测的风险对谁都会存在,有时候也会要命,但“好公司”犯这种错误的概率比一般公司要低。

知道“概率”的意思吗?真的知道吗?巴菲特买错过很多只股票,每一只错误的股票都可以被称为“失败”,巴菲特“失败”吗?

2:他们一个讲的是要做对的事情,一个讲的是如何高效率把事情做对,你更倾向于谁的理念?(2011-09-27)

段永平:说一点我特别喜欢苹果的地方:苹果是非常难见到的能够长期focus在“做对的事情”的企业。

多数人在投资时很习惯去看有没有“把事情做对”这点,从而会很容易掉进短期表现当中。即使是伟大的企业在“做对的事情”的过程当中也是可能会犯错的,因为“把事情做对”往往需要一个过程。所谓“长期投资”从某种角度上说,就是要能够相信坚持“做对的事情”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后会“把事情做对”。(2013-02-13)

段永平:1. 有“利润之上”的追求则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,就会更容易坚持做对的事情或者说更不容易做错的事情,就不大会受到短期的诱惑而偏离大方向。

2. 如果你是一个有“利润之上”追求的manager,你就会找到很多ideas,但如果不是,别人怎么说你都会用功利的角度看的。补充一点:有“利润之上”追求并不是好企业的充分条件,但有“利润之上”追求的企业成为好企业的概率要比一般企业大很多,时间越长差别越大。(2013-03-03)

不明真相的群众:什么是利润之上的追求?比如,超越股东利益的社会价值、适用不特定主体的方法论、超越实际功效的审美趣味。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,利润之上的追求是奢侈的,不切实际的。但对于顶级公司来说,利润之上的追求是必不可少的。

因为:1,利润之上的追求有一定的虚幻性,对于企业来说,就可以作为方向上看得见却不容易触及的战略目标,作为激励有持久性。而利润,太实,容易在触及后让企业进入懈怠的“贤者时间”。

2,利润之上的追求可以增加品牌的美誉度,从而增加用户的锁定能力,和企业的经营寿命。

3,利润之上的追求可以增加员工的认同感,提升团队的人员质量和工作质量。

有些商业模式很好的企业,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利润之上的追求,没能成为顶级企业。

段永平:利润之上的追求指的是把消费者需求放在公司短期利益前面。

多数公司碰到问题时讨论的都是有没有钱赚的问题,而有利润之上追求的公司碰到问题时可能会先问一句,这是对的事情吗?这是应该赚的钱吗……?其实差别很小,但20年后差别很大
(2020-07-10)

段永平:更好的学习方法是啥意思?每个人都应该去找自己合适的学习方法。也许开个公司并做得很好是学习投资的一个好办法,知道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但不知道什么是好公司也是没有用的。好的商业模式加好的企业文化一般是好公司的特征。(2015-04-17)

© Copyright 2023 Meitiandudian. All Rights Reserved.